但由于与现有电力体制有所冲突,魏桥模式一直备受外界争议。
由于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国排放总量中占比较大,即便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首批仅纳入发电/供热行业,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39%。这些试点纳入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有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为全国碳市场打下基础。
碳市场将促进发电企业调整其能源结构,倾向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李高曾在10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坚持将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碳交易系统运行过程中避免过多投机、避免出现过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此前曾表示,碳价要在2020年以后才会达到每吨200-300元人民币,在此之前,企业无法感到真实压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将出席,并就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发电企业实施碳减排必然要增加成本,包括碳成本、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碳减排的压力将推动高效低煤耗机组的引进和研发,提升发电效率为此,太原市今年以来通过拆除市区燃煤锅炉、实施农村清洁供暖改造、禁止销售运输燃煤等方式,力促采暖期空气质量改善。这样也意味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
损害生态环境就要付出代价,这无疑是此次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在此背景下,环保部将推进落实地方改革任务,积极推动各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时限,配备专门队伍,以案例实践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方案》同时规定,跨省域的生态环境损害,由生态环境损害地的相关省级政府协商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各地区赔偿标准如何划定?与2015年的试点方案相比,为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效率,《方案》将赔偿权利人由省级政府扩大至市地级政府。
按照规划,截至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技术规范、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一直以来,面对生态环境损害,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情况长期存在,并且常常出现污染源头难预防、损害责任难追偿的尴尬情况。
为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要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这份经过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在加强技术保障方面,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建设,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规范管理。此次《方案》的出台,目的是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行,进行不断细化探索的实践,为下一步的立法积累经验。并授权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明确具体情形。这样也意味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
根据这份《方案》规定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经过磋商,达成赔偿协议。
要求地方细化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具体情形,明确启动赔偿工作的标准。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1年,环保部印发《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启动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按照此次出台的《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尚属于全国试行。本次《方案》还提出,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在磋商与诉讼的选择上要磋商前置,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是诉讼的前置条件。目前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后,需要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下一步立法积累经验。《方案》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赔偿义务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业内认为,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挺进深水区,无疑将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积极促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此,《方案》规定,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
来自世界银行、国内外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气、能源领域专家,廊坊、保定环保局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研究建议、2+4城市合作治污协作机制建议等亚行技援项目的产出进行了成果分享并开展了专题讨论。
环保部官网消息,12月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环保局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举办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经验分享圆桌会议顺利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为项目研究成果在京津冀区域交流共享提供了平台,对于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亚洲开发银行一直关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技术援助项目为区域大气污染管理能力建设和政策措施制定提供支持。会上,北京市环保局、环保部大气司、亚洲开发银行有关领导分别致辞,随后,项目团队专家分别分享了中长期规划研究建议、2+4城市协作治污机制建议、京津冀氨排放控制等项目研究成果,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专家分别介绍了能源调整及经济性、美国臭氧控制方面的经验
亚洲开发银行一直关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技术援助项目为区域大气污染管理能力建设和政策措施制定提供支持。会议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研究建议、2+4城市合作治污协作机制建议等亚行技援项目的产出进行了成果分享并开展了专题讨论。会上,北京市环保局、环保部大气司、亚洲开发银行有关领导分别致辞,随后,项目团队专家分别分享了中长期规划研究建议、2+4城市协作治污机制建议、京津冀氨排放控制等项目研究成果,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专家分别介绍了能源调整及经济性、美国臭氧控制方面的经验。环保部官网消息,12月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环保局和亚洲开发银行合作举办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经验分享圆桌会议顺利在京召开。
来自世界银行、国内外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气、能源领域专家,廊坊、保定环保局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为项目研究成果在京津冀区域交流共享提供了平台,对于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此前,环保产业是产业链的末端,帮助政府、企业处理环保问题,基本是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3.0时代意味着,环境产业应该成为价值起点。傅涛认为,环境政策与社会政策、经济政策正在发生融合。
对部分企业而言,环保督察实际上提高了利润率,有利于投资。上述观点没有排除同时期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忽视了环保督察执法对经济体中不同单元影响的差异性,因而并不准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或已达上限,环保监管趋严成为必然。傅涛提出,在环保产业3.0时代,物质循环、生态循环、流程化的生态和结点,将成为多样化的价值来源,产业下游也可能是客户,即上游产生的能源、资源、热能、服务、产品,可能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从环保产业的市场逻辑来看,需求的驱动依靠政策,政策的驱动一定是围绕着主要矛盾以及服务的充分性、平衡性、均等性来进行深入的,因此,从这一链条推导,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就是政策的来源,也是环保产业需求的来源。未来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政府,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将延伸。
傅涛提出,现在环保产业已经进入3.0时代,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时代,不是只会花政府钱的时代。环保产业进入3.0时代环保政策不仅影响工业生产企业,同时影响环保产业。
其次要创新模式,当国家和政府的支撑程度逐渐弱化的时候,环保产业需要自身完成内在循环,这一过程中,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产业循环模式,同时要求新的技术。而3.0时代环保产业的客户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专家指出,环保产业已经进入3.0时代,环境产业应该成为价值起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靠政府,现在以环保产业为代表的商业力量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